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正式推出3D打印遗体修复服务

广州市每年均有因交通、火灾、高坠等意外造成面部不同程度受损的遗体。这些遗体出现残缺需要修复怎么办? 4月2日,记者从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获悉,市殡葬服务中心通过与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合作推出3D打印遗体修复服务项目,该服务目前已投入市场。

修复技术更精准

广州市每年均有因交通、火灾、高坠等意外造成面部不同程度受损的遗体。据介绍,以往的遗体修复工作主要由整容师手工完成,借助橡皮泥、石膏、油泥等材料进行修补和重塑,耗时较长,效率不高。为满足群众多元化、个性化和人性化办丧需求,让逝者有尊严地告别世界,给生者更多慰籍和人文关怀,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探索将现代科技引入殡葬行业,推出3D打印遗体修复服务项目。与传统的人工修复效果相比,3D打印修复技术具有更加快捷、精准的优势。

市殡葬服务中心3D打印遗体修复师小刘介绍,用3D打印技术可以对遗体进行整体或局部修复,多进行面部修复。使用3D打印进行遗体面部修复有两种方式:第一种是制作硅胶面皮。通过建模系统生成脸部三维立体图、3D打印阳模、石膏制阴模、使用与人体皮肤质感类似的硅胶材料倒模,最后根据需求在硅胶面皮上手工植入毛发、化妆等。第二种制作3D人脸面具。根据建模系统生成脸部三维立体图直接3D打印出全彩树脂材料的面具。两种方式都是将模具直接覆盖在遗体面部。相对来说,第二种的价格会比较高。

据悉,该项目是市殡葬服务中心与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合作推出的,借助“遗体面部数字建模系统”,将面部平面照片录入电脑,通过建模系统自动生成人体面部三维立体图,连接3D打印机打印生成面部模具后,整容师采用不同工艺流程进行后期加工化妆,能够较准确、高效地还原逝者面部轮廓,达到逝者生前的“自然状态”。

需要进行修复的遗体五成是面部修复      

那么,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遗体的面部修复,需要家属提供哪些素材呢?小刘说,家属要提供1200万像素的正面免冠照,如果有侧面照在制作模型时相似度会有所提高,高清视频的截图也能用作建立面部的数字模型。小刘介绍,在修复的过程中,将不断和家属沟进行沟通,确保相似度更高。“一般老年人的皱纹比较多,制作模具难度较大。而鼻子和耳朵等面部器官也可以独立打印出来”。

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,市殡仪馆每年遗体的处理量在3.5万具左右,每年平均有30多具遗体需要进行修复,50%进行的是面部修复,人工进行面部修复的费用大概需要1-2万元。目前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遗体修复已具备投入市场的条件,费用依照遗体的损毁程度而核定,如有需要可以直接向殡仪馆的业务部门提出。